双汇在非肉制品领域持续发力。6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双汇在其天猫旗舰店推出了一款八宝肠速食粥产品。这是双汇在非肉制品领域的又一布局。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双汇主要产品的肉制品销量并未增长,其中鲜肉销量甚至是减少。双汇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不过,消费者对双汇的认知仍主要是肉制品,同时,双汇拓展的领域门槛较低,容易被模仿。
入局速食粥
双汇入局速食领域,仍是以其擅长制作的香肠为载体。据了解,双汇八宝肠速食粥的原料包括缸豆、红枣、薏仁、枸杞子、橘皮、百合、黄桃、甜玉米、荸荠。通过煮制,把原料做成了香肠的形状,可直接食用,也可用开水冲泡。新品有方便杯装和实惠袋装两种形式。新品已在天猫旗舰店开售,但目前月成交为0笔。
业内人士认为,双汇生产线多以生产香肠为主,通过肠的形状生产速食产品,有利于双汇利用现有生产线,大幅减少一次性投入。
双汇八宝肠速食粥的生产企业为双汇旗下华懋双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双汇旗下较大的生产肉制品的企业,2019年,收入28.44亿元,净利润2.93亿元。
对于双汇拓展速食领域,营销战略管理专家沈博元认为,双汇对产品深度挖掘,从原本单纯肉类屠宰加工发展到现在的方便食品,目的是为了配合双汇在整个零售渠道的发展。
目前,双汇在全国各地拥有100多万个销售网点,主要分布在超市、社区。
据了解,双汇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河南省漯河市一家濒临倒闭的肉联厂,1984年7月,万隆当选厂长,将亏损580万的小肉联厂做成了营收规模超过600亿元的“航母”。双汇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30多个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形成了养殖、饲料、屠宰、肉制品加工、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连锁商业等产业链,年产销肉类产品300多万吨。
双汇新玩法
在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看来,双汇巩固肉制品领域地位的同时,不断在非肉制品领域拓局,是基于双汇制定了“稳高温、上低温、中式产品工业化”的产品战略。
据了解,在高温肉制品领域,双汇制定了加强开发高温食材化、“肉蛋奶菜粮”相结合的产品,向“进家庭,上餐桌”产品结构转型。同时加强高档产品的培育,丰富休闲产品、速冻产品,迎合新消费需求。在中式熟食产品的开发上,借助深加工优势和原料资源优势,培育拳头产品,丰富产品品项。
在此战略之下,除八宝场速食粥外,2020年初,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双汇宣布进军餐饮业,设立全资双汇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不仅如此,双汇还入局了火热的植物蛋白领域。4月,双汇在线上推出一款植物素肉产品“吃豆人”,并且收购了多家拥有植物蛋白生产能力的企业。
在品牌端,2020年初,双汇与抖音合作,针对学生和年轻白领,推出双汇网红产品――火炫风刻花香肠,双汇开启了品牌年轻化的步伐。
在上游的屠宰业务端,生猪分割更加精细化,各分割部分成为下游企业生产的原料,进一步降低肉制品成本。数据显示,屠宰分部向肉制品分部销售量增加,内部交易比例从2017年的14%,增加到2019年前9个月的16.6%。
难成护城河
在沈博元看来,双汇在新领域拓展,需要提升自身的差异化水平,维护好自身的护城河。在肉制品领域,双汇优势在于规模,进而形成了产业链优势。
据了解,2018年下半年猪瘟疫蔓延,由于疫情防控需要,生猪跨省调运收紧,形成了生猪产区价格相对低,销售区的猪价高格局。双汇拥有全国屠宰场布局和全国鲜肉销售渠道,处理产销失衡能力的价值提升。
资料显示,双汇的主要生产经营区域包括河南、上海、山东、河北、广东、黑龙江、浙江、云南、陕西等地,这些区域为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重要地域,生猪资源丰富,同时肉类消费潜力大。
2019年,双汇的规模优势得以体现,屠宰业收入达391亿元,同比增长59.33%,收入占比达64.83%,同比增长了35.22%。
不过,双汇的隐患也在此。虽然双汇屠宰收入增加,但受猪周期及疫情影响,双汇屠宰业务量并未增长。2019年年报显示,双汇屠宰生猪1320万头,同比下降19.04%,鲜冻肉及肉制品外销量309万吨,同比2018年下降1.47%。2020年一季度双汇屠宰生猪166.5万头,同比下降64.78%。生鲜品销售量为148.49万吨,同比下滑3.06%。肉制品的销量也仅增长0.05%。
业内人士认为,猪肉价格一旦回落,在销量难以提升的情况下,双汇的业绩增长将承受很大压力。
“此外,从双汇新推出的产品而言,这些产品的门槛都很低,容易被模仿,市面上同类型的产品很多,竞争非常激烈。”沈博元表示。
徐雄俊则认为,双汇的肉制品品牌深入人心,消费者难以将其与方便速食联系,这恐将制约其方便速食的推广;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方便即食八宝粥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娃哈哈和银鹭这两个品牌,双汇难以与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