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2年,一位意大利医生兼植物学家绘制了第一幅关于咖啡植物及果实形态的木版画;
1600年,威尼斯商人将第一批商业性质进口的咖啡以“阿拉伯酒”的名义从也门摩卡出发运抵威尼斯,随后第一家咖啡店在意大利开设,成为人们约见会谈的时髦场所;
1616年,荷兰人经过精心的安排和周密的部署,从也门港口亚丹偷了一株咖啡苗和少许的咖啡种子,将这些带到了阿姆斯特丹;
1650年,一位黎巴嫩商人在英国牛津大学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
1651年,意大利西部沿海港口城市来航(Leghorn)诞生了欧洲第二家、意大利第一家咖啡馆;
1651年,世界上第一个咖啡广告诞生,其形式是一张手写的宣传单,上面写着:“英格兰首家公开制作并销售的高品质咖啡饮品,经销商帕斯卡·罗希……在圣米歇尔巷的康希尔……信誉保证”.这份宣传单至今保存在大不列颠博物馆里;
1652年,英国开设了第一家咖啡店,叫做“一便士通吃”,顾名思义,只要一便士就可以出入该店并享受一杯咖啡;
1665年,在伦敦,一位锁匠发明了咖啡磨豆机;
1670年,美国第一个咖啡贸易商--波士顿的多萝西·琼斯,被授予执照销售咖啡;
1671年,罗马东方语言学教授奈龙为了争夺咖啡起源的诠释权,编织“牧羊人卡尔迪与跳舞羊群”的故事;
1672年,巴黎第一家咖啡馆开业;
1674年,伦敦发生了妇女反对咖啡的请愿活动。主妇们抱怨她们的丈夫总是流连于咖啡馆;
1683年,维也纳第一家咖啡店开张,货源来自战场上被打败的土耳其人;
1683年,纽约开始有了主要销售绿色咖啡豆的市场,从而咖啡很快就代替了马斯特牌(must)啤酒,成为早餐中主要的饮料;
1689年,首家巴黎街头咖啡店出现,名字叫普罗可布咖啡馆;
1690年,荷兰人成为世界上首先从事咖啡运输和种植的商人;
1691年,北美当时最大的城市波士顿开张了北美第一家咖啡馆London Coffee House;
1700年,费城最早的咖啡馆开业,名字叫做耶咖啡馆(Ye Coffee House);
170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范宏(Joan van Hoorn),将爪哇的咖啡树苗移植到了阿姆斯特丹的暖房;
1714年,阿姆斯特丹市长将一株咖啡树苗送给了法王路易十四;
1715年,法国将咖啡树苗移植到南美属地圭亚那,成为南美最先种咖啡的地区;
1718年,荷兰人将咖啡苗移植到南美属地苏里南;
1721年,柏林第一家咖啡店诞生;
1723年,法国军官狄克鲁在加勒比海东部法属马提尼克岛,种下中美洲第一珠咖啡树;
1727年,圭亚那总督夫人与巴西陆军军官帕西塔互生情愫,厚赠咖啡树苗,咖啡树苗被带到巴西西北部的帕拉省种植,开启了巴西的咖啡种植业;
1730年,英国人将咖啡引入牙买加;
1740年,荷兰人发明水洗法处理咖啡豆;
1750年,罗马的格雷克咖啡馆开张;
1763年,威尼斯已经拥有超过2000家的咖啡店;
1779年,一个西班牙的力行者纳瓦罗从古巴把咖啡带入哥斯达黎加;
1785年,在普鲁士,因为咖啡的消费被限制在贵族、神职人员和高级官员阶层,因而爆发了一场咖啡反抗运动;
1788年,法国巴黎拥有的咖啡馆超过了1800家;
1800年,一位巴黎大主教发明了原始的咖啡滴滤壶;
1808年,波士顿创建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咖啡专卖店,后被大火焚毁;
1810年,波旁岛咖啡农雷洛伊(Le Roy)发现“波旁圆身”新变种“波旁尖身”;
1822年,第一台咖啡萃取样品机在法国被制作出来;
1828年,一个牧师将咖啡树苗带到了夏威夷群岛,开启了夏威夷咖啡的种植也;
1840年,苏格兰工程师纳皮耶(Robert Napier)发明了虹吸壶;也有人说是德国柏林的洛夫(Loeff)在1830~1840年最先发明玻璃材质,上下双壶的虹吸壶萃取法;
1865年,詹姆斯·梅逊发明了咖啡渗滤器;
19世纪末期,比利时人威迪发明了比利时咖啡壶;
1893年,意大利人Alfonso Bialetti发明了第一个摩卡壶;
1898年,比利时杠杆殖民地的EmiL Laurent发现了咖啡新品种,随即被布鲁塞尔的一家园公司接收,称作“罗布斯塔”;
1900年,美国的希尔兄弟率先发明了真空的马口铁或锡箔袋的包装方式;
1901年,意大利米兰工程师贝瑟拉(Luigi Bezzera)发明了蒸汽咖啡机;
1901年,美国日裔科学家Satori Kato发明速溶咖啡;
1903年,德国人发明了咖啡脱因技术;
1903年,意大利人帕沃尼(Desiderio Pavoni)取得了贝瑟拉的专利;
1905年,帕沃尼成了公司进行咖啡机生产,掀起Espresso咖啡机的第一波热潮;
1908年,德国的梅里塔·班兹(Melitta Bentz)率先申请滤纸与滤杯的专利全,一直流行到现在;
1910年,George Washington发明了早期大规模生产速溶咖啡技术,并创立了公司(G.Washington Coffee Company)进行速溶咖啡的大量商业化生产;
1933年,第一台自动咖啡萃取机改进;
1935年,巴西圣保罗发现波旁的侏儒变种,取名卡杜拉;
1938年,雀巢公司在巴西发展出现代化的“喷雾干燥法”;
1938年,意大利人艾契尔·佳吉亚(Achille Gaggia)发明了压杆式浓缩咖啡机;
1941年,德国化学家舒隆波姆推出滤杯与底壶连体的滤泡壶Chemex.全采用耐热玻璃材质,所用滤纸也比一般的滤纸厚重约20%~30%;
1945年,咖啡浓缩机由于装置了一个活塞而完善,因活塞产生高压,提炼出一层厚厚的咖啡油脂;
1948年,意大利佳吉亚(Gaggia)公司设计出一款改良后的活塞杠杆原理加压的意式咖啡机;
1960年后,美国发明了电动滴滤壶,又称美式咖啡机;
1961年,意大利飞马(Faema)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利用泵浦(Pump)取代活塞的泵浦式意式咖啡机,就是大名鼎鼎的Faema E61;
1964年,通用食品公司发明了“冷冻干燥法”,用以制造速溶咖啡;
1966年,艾佛瑞·毕特(Alfred Peet)在旧金山开店推广新鲜深度烘焙的咖啡豆;
1971年,毕特的三个徒弟在西雅图创办了星巴克咖啡;
1973年,第一批公平贸易咖啡从危地马拉进口到欧洲;
1974年,努森女士第一次在《茶与咖啡月刊》上提出精品咖啡理念;
1983年,美国精品咖啡(Specialty Association of America,简称SCAA)协会成立;
1987年,霍华德·舒尔茨收购星巴克并引入意大利浓缩看馆理念;
1988年,第一个公平贸易标签倡议发起于欧洲,呼吁支持墨西哥的咖啡农;
1992年,星巴克在纳斯达克上市,取得资金,大肆扩店,进军国际;
2003年,被誉为美国精品咖啡第三波--咖啡美学化元年;
2004年,西雅图浓缩咖啡机老板柏坎德与工程师丹·乌维勒(Dan Urwiler)联手开发出每个冲煮头水温可调控的浓缩咖啡机Synesso;
2006年,美国AIRPOBIE公司推出爱乐压;
2007年,科洛佛(Clover)黑咖啡萃取系统问世,此系统结合了虹吸与法式滤压壶萃取原理,而且可调控咖啡的冲泡温度和时间;
2007年,云南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成立,创立后谷品牌,随后被国家九部委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08年,后谷咖啡建成3000吨速溶咖啡生产线,并声明减少直至停止向雀巢、星巴克供应咖啡原料;云南咖啡产业开始走向工业化生产;
2008年,美国VST公司的总裁温生·费勒(Vince Fedele)发明了“咖啡浓度萃取分析器”(ExtractMoJo);
2009年,英国知名咖啡连锁企业Costa Coffee为自家意大利裔咖啡杯测师吉拉诺·培利奇亚(Gennaro Pelliccia)的舌头,向英国老牌劳伊兹投保一千万英镑,成为最贵的舌头;
2009年,咖啡世上首创的可乐发酵咖啡在天堂烘焙厂问世;
2009年,西雅图浓缩咖啡机公司老板瑞克·柏坎德(Erik Perkunder)推出划时代调压式浓缩咖啡机Slayer,震惊世界;
2010年,巴拿马瑰夏咖啡创造了每磅170.2美元的拍卖纪录;
2011年,世界上最贵的咖啡诞生,罕见的也门小粒摩卡(Mocca)豆以每磅211.5美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庄园豆拍卖的价格记录。据悉,该咖啡果酸泼辣,有近似于葡萄的酸香;
2013年,后谷咖啡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德宏州人民政府、芒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了中国咖啡工程研究中心;
2013年6月底,星巴克关闭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国贸一期店面,这是星巴克进驻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门店。
2015年,首趟中欧国际咖啡货运专列“滇新欧<昆明-鹿特丹>”“渝新欧<重庆-德国杜伊斯堡>”开通,将云南咖啡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