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作为中国汇源果汁集团生产的一系列果汁产品,“汇源果汁”是中国果汁行业知名品牌,其果蔬汁饮料产品在中国连续十年保持市场。然而,这家公司近期过得却并不如意。先是自爆违规借贷;后开始停牌并延期披露2017年年报,至今已停牌4个多月年报仍未披露;近日,又公告可能会退市。
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汇源果汁连续6年扣非净利润均为亏损,与此同时,公司负债却不断增加,截至2017年6月底已达115.18亿元。与目前惨淡状况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2008年,可口可乐曾提出以近180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股份,但由于没有通过反垄断审批导致收购失败。
至目前,公司市值仅约53.97亿港元,股价已低于其净资产,市净率0.45倍。这些年来是什么使汇源果汁的股价足足跌去了70%呢?
受收购失败及家族管理影响,业务发展缓慢
可口可乐的收购失败成了汇源果汁走下坡路的关键点。与可口可乐商议收购时,公司几乎撤掉了所有的果汁生产和销售渠道。而在此之后,汇源果汁不得不重新布局,新建工厂、买基地、买种子源都属于重资产的投资行为,多年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随之升高,转盈为亏。
而由于家族管理,使公司决策权十分集中,长期以来朱新礼的众多亲属均在公司内部任职。据说在借出最近这次关联方借贷42亿事件时,董监高均没能阻拦这次重大财务违规。随后,公司超110亿元的债务压顶也被曝出。
根据汇源果汁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公司负债率为51.77%,相比2016年末负债率48.86%,一年时间上升2.91%。在这种情况下,汇源果汁在2017年营业收入达53.82亿元,净利润1.35亿元,业绩扭亏向好的同时,公司债台越筑越高。
2008年同样是公司盈利数据的转折点,其销售和毛利首次出现负增长,当年上半年销售额下滑5.2%至12.94亿元,毛利润下滑达20%以上至3.67亿元。2009年,公司业绩一路下行,2012年出现首次亏损,到2015年亏损2.29亿元,亏损黑洞进一步增大。2013年前后,朱新礼陆续抛售出12家子公司,用28亿交易额来弥补亏空。
此后2014年至2017年,公司负债规模分别为65.35亿元、76.62亿元、99.95亿元和114.03亿元。这些,都是公司多年重新布局、极速扩张留下的后遗症。
以果蔬饮料为核心业务过于单一
虽说一直在布局,但汇源的产品始终围绕在果蔬行业。汇源旗下产品主要聚焦三个类别,分别是果汁、中浓度果蔬汁和果汁饮料。其中,果汁是汇源赖以起家的核心业务,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项目,在细分市场占有50%以上的份额,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中浓度果蔬汁则是主力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达40%以上。相比前两项业务,果汁饮料属于新兴业务,细分市场占有率约为2%。
数据显示,饮料整体数需求增加,但汇源所在的果蔬饮料行业却在放缓。
预计到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将实现主营业收入8600亿元。尤其是像低热量饮料、健康营养饮料、冷藏果汁饮料、活菌型含乳饮料等,随着消费升级,中国人口增加,饮料的市场需求将会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而持续增加。
不过由于中国人餐桌、家庭果汁消费依然相当有限,果蔬汁的销量出现明显放缓,同样的饮料生产商康师傅、统一产品由于具有多样性,减少了单一蔬果饮料销售的风险,并且,其乳制品、功能性饮料都在强势争夺饮料市场,因此,多年来汇源果汁所在的果汁品类的市场份额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挤压。与此同时,家庭自榨果汁的流行、各类果汁饮料店的兴起等也都成为了新的市场选项。
2017年中报显示,汇源百分百果汁产品营收10.36亿元,占比营收的37%,这款产品在2016年实现营收20.17亿元,占比当年营收的35.14%。而上年同期这组数据是60%和39.4%。
新产品后继乏力,复牌条件不达标将面临退市
未来几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将呈现年轻化愈演愈烈、健康饮品兴起等多重趋势,这是汇源未来必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仅有来自同果蔬饮品还有别的健康饮品的竞争。不过目前状况来看,消费升级需要投入大量费用去研发推广新产品,但是新产品打开需要了解市场需求。
2010年,公司曾号称斥资50个亿打造、历时1年研发出来的新型碳酸饮料品牌“果汁果乐”,目前仍停留在后继乏力的状态。汇源在果汁产品方面新推出的冰糖葫芦汁、百利哇、早啊混合果汁等新品,涉足鸡尾酒、普洱茶等领域,但市场反响平平。
汇源果汁的品牌已走过了25年,绿色健康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汇源当下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港交所的财务调查,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自身优势上找到扩大市场的切入点。否则不管是财务违规还是盈利问题,都将使汇源陷入极大困境。
以上是对为什么老企业汇源果汁,会面临退市危机的相关新闻,目前,尽管汇源果汁表示已收回违规借贷中的全部借款及利息,并积极对其可能涉及的违约申请豁免,但港交所的关注还是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