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见证了我们生活水平的变迁,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的美食应有尽有,那么泡面又是如何在食品饮料行业逆袭成功的呢?2011年,处于鼎盛时期的康师傅控股总市值一度超过1400亿元港币。2016年9月份,上市20年的康师傅迎来了尴尬时刻,被恒生指数踢出了成分股。截止2016年低,康师傅控股总市值已经蒸发接近900亿港币。
龙头康师傅被踢出恒指,进一步渲染了当时泡面和饮料的困境,泡面帝国的衰落等等标题是当时的头条。回想一下,当时多少文章在问你多久没吃泡面了。
康师傅的尴尬不是一个人的错,他给整个中国食品产业敲响警钟。归根结底,中国消费品,迎来了存量竞争时代。
但在今年股市大动荡期,泡面股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涨幅,康师傅自今年以来上涨了16个点,另外两家更厉害,统一上涨41个点,日清上涨38个点,而同期恒生指数是下跌的。尤其是,被恒生指数扫地出门后,康师傅市值重返千亿港币以上。
老树发新枝,趋势逆转,让我们明白投资需要自己动手研究,独立思考。
老树仍能开新花
翻翻康师傅的季度业绩报告,会发现康师傅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营收和利润持续下滑。也是从这段时间开始,康师傅的股价结束自2011年底加入恒指以来的三年横盘,掉头向下。
康师傅一年的利润主要是由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贡献,2016年上半年,一季度利润跌了42%,二季度利润跌了84%,下跌幅度不断扩大。
回过头看,可以发现,16年上半年是康师傅最黑暗的时候。那时大众与媒体还有点小文艺在缅怀一个逝去的泡面时代,而泡面龙头们其实已经展开了自救。
2016年上半年的财报透露,康师傅手握近100亿人民币的现金,脚踏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这样的优势,少有企业能有。食品饮料的渠道需要一点点去铺开维护,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一道无形的护城河,是后进入者难以企及的高度。拥有这样渗透全国性的渠道,即使一个产品进入了衰落期,企业也可以导入新品。
行业调整的时候,巨头们都会调整经营策略,比如推出高端点的产品适应消费升级,推出或者收购新的品类获得新的增长点,控制成本等。当行业不再增长的时候,巨头们对利润的关注会大于对规模的关注。
所以,转眼在2017年,康师傅营收589.54亿元,同比增加6.07%;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8.19亿元,同比增加56.59%。
在经历了三年多的营收下滑之后,康师傅终于在2017年迎来营收与利润的双料回升。这是在业绩连续三年下滑后,康师傅利润首次全年业绩出现上涨。
从泡面来看食业的投资机会
从泡面这场反转也可以看到食品饮料投资的一个大方向。
中国经济从世界上的nobody发展到全球第二,对于食品饮料这样的传统行业来说,已经过了野蛮扩张的时代。在现在这种场景下,大食品饮料企业相对来说,要比小食品饮料企业有优势,它们有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有强大的资金实力,非常高的品牌知名度,这又能为它们吸引的人才,因而不是灾难性的影响,它们的地位不会轻易动摇。
当然,小食品饮料企业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大食品饮料企业想要吸引每一位潜在消费者,这削弱了它们在细分市场对消费者的直接影响力。小企业要在这样的夹缝中生长并壮大,需要创新能力及的营销,找准它的目标客户。
这样的小企业并不是没有,只是要找到很难。对食品饮料的投资者来说,折腾来折腾去,最终会发现,大道至简,直接挑品牌不错的大企业将会是收益,成本的投资方式。
食品饮料行业不像其他行业那样剧烈变化,100多年前消费者喝可口可乐,消费者仍然喝可口可乐,100多年前消费者喝白酒,消费者仍然喝白酒。这个行业,品牌是一个很好的护城河。当然,品牌力的持续维持与公司的创新能力、资金优势、渠道优势等因素有关,它们互相推动,形成良性循环。
当一个食品饮料巨头陷入困境的时候,可以密切关注,除非是像三鹿这种灭顶之灾的,一般情况下,食品饮料巨头的各种优势会帮助它走出困境,而这些困境会让市场给出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
像可口可乐,上世纪70年代因为管理层乱,烂了十年,80年代却重新大放异彩,也是上面这些道理。小食品饮料企业一波困境,可能直接死掉了,大企业更有可能扛到反转的到来。
创新是一个品牌前进的动力,唯有创新才走越走越远。跌宕起伏,泡面是如何在食品饮料行业逆袭成功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