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食品加盟网!

扫码关注

食品加盟网
微信扫码关注

无人货架进入“寒冬”,前路几何?

  2021-08-17 阅读:556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因此方便快快捷的生活方式是大多数消费者的。小小的一个货架,不需要太多成本,能快速切入到零售市场。自2015年横空出世以来,无人货架便大受追捧。不仅覆盖了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还迅速打入了各大写字楼……

过去的两年,伴随着越烧越旺的“共享经济”和“新零售”之火,无人货架已然成了各路资本的新宠。 然而,一个新事物的过度膨胀,往往也伴随着一些危机。即便是被一致认为“顺应市场潮流”的无人货架,也遭遇了寒冬之际。

入局门槛低 市场扩张迅速

无人货架在技术上很简单,贴一个支付二维码,一个货架、一个冰箱,放一些日常饮料、点心、小吃等,大部分不上锁,没有店面,占地1平方米以内,无人值守,用户自行取货+扫码付款,全凭自觉。

在一二线城市中,有近一亿的上班族,且以80、90后为主力人群,恰好是零食的主流消费群体。无疑,无人货架瞄准的“办公室经济”想要抢占下一个风口。

一位办公室白领表示:“我现在早晨饿了或者来不及吃早饭,都会去货架上买吃的,吃点泡芙、薯片什么的,填饱肚子是没问题。”确实,都市的年轻人早晨起床通常急急忙忙,来不及吃早餐。

另外,无人货架恰好赶上了移动支付爆发热潮,这种“自拿、自取、自觉付款”的新型消费模式很快蔓延开来,成为“办公室经济的新宠”,可谓天时地利与人和。

规模扩大 巨头并购开启行业“洗牌”

2017年9月28日,果小美与番茄便利战略合并,对外使用“果小美”作为统一品牌,果小美创始人阎利珉任合并后新公司的CEO,番茄便利创始人殷志华担任总裁。

2017年10月23日,猩便利宣布已全资完成对51零食的收购,后者在川渝地区具备相当的市场占有率。  

2018年1月12日,便利蜂宣布已完成对领蛙的战略投资并控股,领蛙将并入便利蜂的无人货架业务,成为便利蜂旗下品牌之一。

无人货架领域最初开展的几家企业,纷纷被业内巨头收购,标志着无人值守货架这一行业的重新“洗牌”。与此同时,京东、阿里等超过50家业内企业相继开始布局。

无人货架业务成本和进入门槛较低,同一区域的激烈竞争会让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与其“打死打活”,不如有钱一起赚。无人货架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和一定密度,才能大幅降低各项成本。排名靠前的玩家的合并,最终将有助于降低物流和运营成本,提升企业利润。

无人便利行业的竞争将围绕“规模、运营和供应链”这三点展开。规模即终点位之争,考验的是地推和BD能力;运营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关键是企业的服务和商品;则是供应链之争。在这一方面,显然是像阿里、京东这一类巨头更占优势。

另外,无人货架企业疯狂扩张的逻辑在于,占领更多的点位,达到更大的规模,才能够降低成本,也能有更好的说辞去给资本讲故事,进而完成下一轮的融资。有了更多的资本后,才能不断迭代、不断嫁接新模式和完善所谓的生态布局。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无人货架企业忘记了,在没有达到盈亏平衡前,每多一个点位意味着你要多付出一个点位的成本。这一逻辑的背后最关键的因素是:资金链不能断,所以需要不断地融资。

遭遇寒冬 智能货柜或是最终出路

进入2018年,无人货架也是“多事之冬”!倒闭、并购、裁员,各种不太正向的词汇,充斥着这个“正在风口上”的行业。而行业巨头便利猩被爆大量撤点,也给这个行业蒙上了一丝阴影,无人货架市场一片狼藉。

很多人提出来:办公室的场景已经做不下去,那如果进军社区的话,可行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因为,相比于办公室场景、社区的市场空间要大得多,已经有很多的零售巨头、以及创业公司盯上了这块儿肥肉。而除此之外,社区在盈利上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广告。试想一下,有哪个公司愿意在自己的公司出现别人的广告,很少吧;而在社区,加广告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影响。

但问题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社区,无人货架?还是智能无人货柜?不用想,答案很清楚了。如果还是以无人货架的方式进入社区,那下场一定会比办公室更惨!因为,相比于办公室,社区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而这意味着货损率会更高。

所以,业内人都很清楚:无人货架只是玩家们用来抢占市场的“工具”,起到过渡的作用,其最终的归宿是:被更加智能的货柜替代,从而降低货损率。而邦马特CEO黄阳也在很早之前表示:无人货架拼的是融资能力,疯狂过后,改设备是其最终结果。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食品加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