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进口乳制品同比减少13.7%。业内人士估计,不仅是1月份,整个一季度进口量都会有所下降。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目前刚落地的奶粉新政不无关系。国内杂牌已经受到渠道商的抵制陆续退出市场,很多进口企业也要调整配方。据了解,目前注册制推进缓慢,可能会延后。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进口乳制品24.9万吨,同比减少13.7%。其中,进口原料奶粉以及婴幼儿配方奶粉也双双下降8%以上。这与过去一年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2016年,乳品进口量195.56万吨,同比增加21.4%。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奶粉新政的出台,对奶粉进口造成多方面影响。有奶企也私下向南都记者透露,由于新政对国内外企业提出同等要求,因此一些经销商对进口品牌也开始了观望,因担心手上的货通不过注册制而减少了备货。
1月份乳制品进口量全线下跌
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乳制品进口量全线下跌。其中,进口原料奶粉14.1万吨,同比减少8.4%。进口液态奶3.6万吨,同比减少24.5%(鲜奶3.5万吨,同比减少24.8%;酸奶0.12万吨,同比减少12.9%)。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1.5万吨,同比减少9.2%。进口奶油1.1万吨,同比减少25.1%。进口奶酪0.97万吨,同比减少1.2%。进口乳清3.5万吨,同比减少21.4%。
进口额方面,进口原料奶粉虽然销售减少,但由于国际奶价曾出现过上涨,进口额同比增长7.1%。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量价齐跌,进口额同比减少8.6%。
从进口量上看,进口主要来源国几乎都遭遇了下降。尤其是荷兰、德国、新西兰下降明显。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例,荷兰同比减少15.7%,爱尔兰同比增长20.4%,新西兰,同比减少0.6%,德国同比减少22.8%。
据统计,这也是过去22个月以来单月增幅的首次下降。根据中国海关及农业部统计,2016年整个乳品进口量同比增加21.4%,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更是同比增长25.8%,同时进口额也增长了达21.8%。
企业忙于应对新政影响进口量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目前刚落地的奶粉新政不无关系。“奶粉注册制的实施,为进口带来三方面影响。”宋亮分析,其一,原料粉方面,由于一些国内杂牌已经受到渠道商的抵制,这些品牌陆续退出市场。“牌子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涉及的进口奶粉也有几千吨,对市场还是有一定影响。”婴幼儿配方奶方面,新政出台后,率先开始了企业标识管理,很多企业要改签标,进口延后。另外,新政实施后,很多进口企业也要调整配方,“一些进口奶粉企业,此前有多个品牌进入中国,现在必须调整,生产减少,进口量自然而然减少。”
据一家品牌奶粉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其实去年新政出台没多久,采购商已经开始观望了。“采购商、经销商们降低了库存。比如以前一次性备三四个月的货,现在减到备一两个月的货。这样,如果手上的货没有通过注册制,损失也会小一些。”
另外,像宋亮说的,一些配合新政的措施也对进口量造成了影响。配合新政实施,近期食药局又连续发布规范标签、配方注册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重磅文件。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标签规范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明确要求配方奶粉标签不得含有“金装”“超级”“升级”“博士”“”“天才”等,“宝康”“贝健”“优护”等,“益智”“聪明”“贝聪”“益生菌”等虚假宣传的宣传用语。几家大型外资奶企此前已向记者表示,针对这一文件,企业正在开始自查,如果有问题,立即改包装,旧包装的产品也要立即收回。此举也减少了市场上的供应量。
因此宋亮预计,不仅是1月份,整个一季度进口量都会有所下降。
注册制推进缓慢
注册制早在去年6月份出台,虽然监管部门给出了过渡期,但现在算下来,最多也只有8个月的时间正式实施了。那企业特别是一些进口企业进展情况如何呢?
记者昨日联系了惠氏、美赞臣及雅培,截止到记者写稿时,仍未回复。不过据宋亮透露,目前新政进展慢。“据我了解,已经有企业陆续交申请,但被打了回来,原因是相关申报材料比较复杂,出现了不规范或不合格的情况。”他表示,目前都是大品牌有动作,包括大的进口企业和本土企业。而小品牌都在看,因此进展比较慢。“原来要求是2018年1月正式实施,但看现在的情况,可能会延后。”
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进口量降低会有哪些影响呢?宋亮表示,虽然进口量下降,但整体来看,奶粉的供应量还是很大,很多企业在清理库存,因此不会出现断货抢货的情况。价格方面,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价格相对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