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周期间,50位市民走进石家庄双鸽集团的养殖基地,近距离接触现代养猪模式,感受放心肉如何生产出来。
参观队伍首先来到位于晋州小樵镇西旺村的生猪养殖基地。千余平方米的猪场内没有丝毫臭味,基地内到处郁郁葱葱,30多间猪舍依序点缀在树林和灌木丛之中。
"猪舍与猪舍之间最少保持20米的间距,之间的树林隔离带是为了防止疫病通过空气传播。"双鸽集团工会主席兼食品安全管理员李文生告诉记者,树林下的灌木丛专门种植的板蓝根和苜蓿,切碎搅拌到饲料中可以增加生猪对疾病的抵抗力。
为让猪宝宝们健康成长,每间猪舍都配备了地热中央空调、地暖、24小时无动力通风、自动化定时喂料线,饲料全部按照猪的不同日龄精心配制,公猪、母猪、小猪分别生活在不同的猪舍里。随行工作人员介绍,猪宝宝生下来后,吃奶21天就必须断奶住进保育舍;在保育舍养到60斤左右时就会被移至育肥舍;生猪重量达到200斤以上就会被送去屠宰。
30多道工序保证肉品安全
随后,参观队伍来到第二站——位于晋州市的双鸽肉品加工基地。在加工车间,隔着玻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将新鲜肉泥放入机器的漏斗中,生产作业线另一端就出来了包装好的火腿肠。"将这些火腿肠进行蒸压、检验、集装等加工后,才能端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工作人员说。
"排酸肉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把猪身上的酸排出去呢?"随行参观的市民赵军提出疑问。工作人员解释说,动物死后若不及时经过充分的冷却处理,积聚在组织中的乳酸会损害肉的品质。排酸是屠宰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猪肉宰杀后须放入0℃-4℃的冷库挂起来冷却22-24个小时,通过肉中的酶发生作用,将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据了解,经过排酸过的猪肉肉质柔软有弹性、味道更鲜美一些。
这里的生猪屠宰采取"安乐死",宰前工厂对收购进来的生猪先进行24小时待栏观察,让其静养,然后检验员逐头视检。"对生猪重点部位有10多道工序的同步检疫检验,以确保猪肉食品安全。"李文生说,从一头生猪进厂到被赶进屠宰隧道进入流水线,最后到一箱箱被分割好的猪肉成箱地运出厂房,前后30余道工序。
据悉,该集团目前的生猪屠宰能力为每年150万头,根据商务部开展市场监管与"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省定点办组织有关单位为双鸽集团安装监控设备,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参观结束后,很多市民表示,虽然天天吃猪肉,却并不知道生猪从养殖到屠宰、到餐桌要经过这么多环节,此次参观让他们对生猪养殖和屠宰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