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食品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舌尖2完结 网评:先煽情再随便炒俩菜

2021-08-16 23:5211020

每周五晚,一边看《舌尖上的中国2》一边吐槽,已成了近一个多月来吃货们的“乐趣”,随着第七集《三餐》的播出,《舌尖2》终于在“口水”中谢幕。不管《舌尖2》节目组如何解释人文的重要,以及抄袭、造假等各种质疑,与《舌尖1》的纯粹美食相比,《舌尖2》硬生生被指拍成了四不像的“雷剧”。有网友如此评价:“《舌尖1》是围绕美食、食材等叙述故事,天然无雕饰,而《舌尖2》更像找了个煽情的故事,然后让主人公随便炒俩菜。”

故事?从“眼泪”到“口水”

外界声音指出,《舌尖2》主观意识上贬低了美食,而刻意去打人文牌,突出社会热点,涉及有候鸟打工族、留守儿童、应试教育、家长陪读、空巢老人等,但因分集导演水平不一,美食、故事的拿捏相差万里,致使矫揉造作出来的《舌尖2》有些不伦不类。

自集《时节》开始,“故事”成了《舌尖2》的主角,浓浓的乡愁被着力渲染,而蜂蜜鳗鱼、烟熏腊肉、雷山鱼酱等美食则成了陪衬,成了刺激眼睛、夺人泪水的“洋葱”。相比《时节》、《心传》中本帮菜厨师世家、挂面老人的故事,虽也有喧宾夺主之嫌,但扣三丝、油爆虾、陕西挂面等还是让观众印象深刻。

第三集《时节》与第四集《家常》则是两个极端,前者为避嫌刻意增加美食镜头,但被指结构有些零乱。后者故意挑战观众底线,提琴女孩的故事跑题八万里,美食更沦落为煽情的下脚料,至此《舌尖上的中国》被认为“华丽”转身为《舌尖上的中国人》。

第五集《相逢》的关键一战,故事、美食完美结合,成功挽救了《舌尖2》,之后的《秘境》和《三餐》也都吸取教训,虽也有人文,但不再扎眼。对于“吃货”来讲,美食固然让人垂涎,但也并非排斥人文,之所以《舌尖2》的故事引来众人吐槽,关键是节目组“没有金刚钻,偏想揽个瓷器活”。有网友指出,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还是保守点拍好美食,至于社会责任,不是一档美食纪录片所能承担的,况且说教最为观众反感。

抄袭?“抄袭”扯皮“致敬”

《舌尖2》的“抄袭门”要从集《脚步》说起。节目播出后,有网友指出该集有数个桥段与BBC《人类星球》很相似,特别是白马占堆爬树为弟弟采蜜的那一段,“爬树的拍摄角度、手法以及父亲出现的时机都一样”,总导演陈晓卿对此回应称是“致敬经典”。

网友说“抄袭”,导演讲“致敬”,二者孰是孰非很难去下结论。但《时节》中涉及飞鱼的5个镜头,被指照搬BBC《生命》的素材。分集导演胡博解释说,“5个镜头都有BBC授权,无论在流程上还是法律上都不存在问题”。

总之是网友这边“起火”,节目组赶紧“灭火”,一来一往中,《舌尖1》积累的好口碑也快被燃烧殆尽。

造假?砸了“舌尖”招牌

至于造假,网友、节目组也都各执一词,但也无外乎因观众对《舌尖2》的失望,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植物学博士顾有容质疑集《脚步》中采蜂蜜的镜头有明显问题,藏族孩子开始爬的是一棵针叶树,而正面镜头则是高山栎,“根据专业知识判断,这里的蜂巢也不可能那么高。”

针对此,分集导演李勇回应称,拍摄高处取蜜片段是出于安全因素考虑才“换树”。业内也有观点认为,情景再现的操作手法,算不上造假。

有业内同行的支持,“采蜜造假”这一页算是掀过去了,但网友又发现,同一集中,1/8秒钓起跳跳鱼的高人并非杨世橹,而是请隔壁村的“钓跳跳鱼”当的“替身”。至此,陈晓卿再无可辨之词,只表示“我也是首次听说”。

第四集《家常》中,河南母女畸形的价值观最为人诟病,有网友爆料,提琴女孩并不贫苦,她是该集导演夫妻公司旗下艺人,故事存造假嫌疑。节目组随后也辟谣,否认内容造假,分集导演与片中主人公无利益关系。

不难发现,《舌尖2》播出后,节目组只忙于解释、辟谣,但越解释越乱,越辟谣吐槽越多,不知所措下,陈晓卿等主创关闭了微博评论,不再沟通。无可否认,《舌尖2》没能延续《舌尖1》的神话。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北京市食药监局将建设食品药品数据中心
2014年北京市食品安全宣传周于昨日正式启动。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食药监局局长张志宽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市食药监局将在今年建

0评论2021-08-16574

2014年中秋月饼个性化定制成为新亮点
在6月8日举行的2014年度中国中秋月饼消费趋势发布会上,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帅表示,今年中秋月饼大众消费将成

0评论2021-08-16558

孟素荷:食品工业是扩内需的最活跃板块
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于6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会上发言

0评论2021-08-16832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须加强食品监管公平性
2014年6月10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上,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胡颖

0评论2021-08-16402

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勇:从食品大国向食品强国转变
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于6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勇在会上谈到食品

0评论2021-08-16494

赛默飞赵子崴谈食品检测:不断创新方能占一席之地
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于6月10日在北京举行。赛默飞中国区高级市场总监赵子崴在会上发言时

0评论2021-08-16892

旺旺曹永梅:"安全标准创新"三管齐下 方便食品焕新生
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于6月10日在北京举行。旺旺集团生产总处总处长曹永梅在会上发言时说

0评论2021-08-16866

媒体曝光东莞“臭脚米线” 网评:难以直视
东莞米粉又“火”了!去年5月,东莞2.8吨镉超标米粉销往广州被媒体曝光。时隔一年,东莞米粉再次成为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在刚刚

0评论2021-08-16794

“脚尖下的米粉”验证食品黑名单威力
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将在全国建立食品安全红、黑名单制度。中央文明办将以征信系统建设为依托

0评论2021-08-16460

北京市:9种不合格食品被下架(2014-6-11)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1日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显示,在近期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尹华”牌麻辣豆干等9种食品不合格,在全市

0评论2021-08-1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