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葡萄种植传入希腊罗马帝国,当时葡萄酒主要用于祭神及庆典等重要场合,成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罗马的酒神就叫巴克斯Bacchus。随着罗马帝国的军事扩张,葡萄的种植也传播到欧洲各地。 到了中世纪,在基督教的宗教仪式上,葡萄酒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他们认为葡萄酒是象征耶稣的血液。许多教会都或多或少拥有葡萄园,种植葡萄和酿制葡萄酒是他们的工作之一。他们生产的葡萄酒除了满足教会自己的需要,也会对外销售。他们对此不断地投入研究,为日后葡萄酒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葡萄酒的技术也随着教会的发展而传遍各地。
欧洲的葡萄酒文化随着新大陆的发现传播到美洲和澳洲。除了北美原有的野生葡萄,欧洲的新移民将葡萄的种植带到南美和澳洲。南美的小规模葡萄酒生产约在16世纪中开始,美国和澳洲在18世纪末才开始酿制。
在17世纪文艺复兴的艺术思想对葡萄酒产生了影响,新兴的资产阶级对餐饮的要求渐趋复杂化,平衡、协调、精致的古典艺术观念也渗入了葡萄酒的文化中。波尔多、布根地及香槟区等地的许多精品葡萄酒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此外,由于玻璃瓶和软木塞的普遍应用,也使葡萄酒的品质得到大大的提升,更适合长期储存和运输。在此之前,葡萄酒几乎都是装在橡木桶里运输的。
在19世纪中后期,欧洲的葡萄酒业遭受到有史以来的劫难——来自新大陆的各种葡萄树害虫侵袭欧洲。其中厉害的根瘤蚜虫会咬食葡萄树根,几乎摧毁了所有欧洲种植的葡萄。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直到近代才找到根绝的办法,人们将欧洲的葡萄嫁接在美国的葡萄树上,因为美国的葡萄树根不会受蚜虫的侵扰。时至今天,几乎全部的欧洲酿酒葡萄都是这样嫁接在美国的葡萄树上。